首页 > 银行 > 监管动态

“投”与“贷”相结合 整合各类资金支持产业脱贫

来源:互联网

  11月16日,第141场银行业新闻例行发布会在京召开,陕西银监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刘政以“创新支持模式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介绍了陕西银行业助推脱贫攻坚情况,一同参与本次发布还有国开行陕西省分行副行长吴始炜、陕西省联社主任张全明等。

  一、积极投入,助推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近年来,陕西银监局积极发挥监管引领作用,结合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积极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引领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以扶贫小额信贷为着力点,以模式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为突破点,以产业扶贫为带动点,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精准脱贫工作质效,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我们的努力下,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全省整体上实现“两个高于”。截至2017年9月末,全省56个国定贫困县各项贷款2871.5亿元,较年初增长10.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全省存量贫困户个人贷款31万户194.9亿元,余额较年初增长28.2%,高于全省农户贷款增速12个百分点。

  深度贫困地区实现“三个不低于”。截至2017年9月末,深度贫困县存贷比50.4%,高于国定贫困县1个百分点。深度贫困县各项贷款增速18.2%,高于国定贫困县8个百分点。深度贫困县贫困户贷款增速128.5%,高于国定贫困县92个百分点。

  扶贫小额信贷实现“增量减价降门槛”。2017年前三季度,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9.5万户42.3亿元,金额较上半年增长60.3%;当年信贷计划完成度117.5%,整体上提前完成全年信贷计划;利率实行基准利率;申贷获得率99.2%,处于较高水平。

  二、建立六项机制,大力发放扶贫小额信贷

  落实“四单”工作机制。一是单列扶贫信贷资源。全省全年扶贫信贷计划577亿元,前三季度已落实85%,进度超前。二是单建扶贫机构或机制。辖内银行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方面建立了与扶贫工作相适应的机制。三是单独考核贫困地区金融覆盖率。对全省2700个金融服务空白村,逐一制定分年度覆盖计划,明确责任机构、覆盖时间和覆盖方式,优先布设电子机具。截至目前,全省56个国定贫困县已经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100%全覆盖。四是单独开发扶贫信贷产品。辖内银行业机构以农村“两权”、财政补贴“一卡通”、政府担保基金等作为增信方式,开发了50多种符合当地产业特色的扶贫信贷产品。

  实行分片包干双“责任田”机制。对全省1096个乡镇逐一明确一家主要责任银行,由其负责“包需求调查、包建档评级、包扶贫小额信贷发放”的兜底责任。推动地方政府逐乡镇明确责任人,对接包干银行业金融机构,合力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将双责任清单登报或挂网公示,落实责任,方便群众了解,接受群众监督。

  建立“双基联动”工作机制。陕西银监局联合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开展“双基联动”工作,推动基层银行业机构与基层组织(两委)合作,建立“双基联动工作站”并按照“一专两兼”配备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双基联动工作站”为阵地,借助基层组织“人熟、地熟、乡情熟”的优势,找准信贷需求,摸清风险情况,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顾虑。截至2017年3季度末,已建立了建立1.55万个“双基联动工作站”,为166万户农户授信986亿元,用信64.6万户、530.9亿元,为精准投放扶贫贷款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施差异化监管机制。多次约谈相关银行高管,传导监管压力。建立30个乡镇的“监管直接联系点”,一竿子插到底,通过定期督查、电话暗访等方式,推动工作。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长效机制。给予扶贫不良贷款高于一般贷款2个百分点的监管容忍度,同时对金融扶贫成绩突出的银行,在资本计算、监管评级、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特殊安排。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协调省财政厅出台政策,允许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偿信贷风险,建立风险补偿金13亿元,为银行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解除后顾之忧。配合地方政府出台《陕西省金融扶贫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各方责任,合力风范风险。

  建立扶贫小额信贷考核机制。制定包含信贷投放量、信贷计划完成进度、有效信贷需求申贷获得率、基准利率执行情况、监管政策落实情况五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据此对各银行业机构扶贫小额信贷进行按月监测,按季考核。

  三、政策倾斜,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亮点频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6.23”讲话精神以及全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会议要求,陕西银监局制定了《陕西银行业助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六条措施》,引导辖内银行支持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相较于一般贫困县,深度贫困县支持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更高的任务目标。深度贫困县存贷比不低于一般贫困县平均水平、深度贫困县贷款增速不低于一般贫困县贷款平均增速、深度贫困县贫困户贷款增速不低于一般贫困县贫困户贷款平均增速。

  更优惠的信贷政策。允许银行对深度贫困县扶贫小额信贷执行更为优惠的利率、更高的额度、更有针对性的评级办法、更匹配生产周期的期限和更便捷的用款还款方式。

  更有力的监管激励。对深度贫困县的扶贫小额信贷监管容忍度在一般贫困县基础上再提高1个百分点,在监管评级时不做扣分处理。对深度贫困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和扶贫贷款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按规定执行较低的风险权重,并对符合合格缓释品条件的政府增信部分免于计提监管资本。对深度贫困县银行业机构的网点设立、高管任职资格核准、业务范围调整等准入事项一律优先受理、快审快批。

  更新的支持措施。为配合深度贫困地区开展“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户变股东)改革,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陕西银监局支持银行业机构接受农村集体资产收益权质押,支持农合机构在改制为农商行和增资扩股时吸收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支持银行按规定向“农民变股东”后取得确权者发放股权质押贷款。

  四、积极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多样

  引导辖内银行积极创新授信方式和融资模式,支持贫困地区、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光伏产业等脱贫致富。

  探索三种支持方式。一是对有能力、有技术、有条件的贫困户,直接发放贷款支持其生产。二是对具有规模效应产业,如种养殖、乡村旅游等,向贫困户发放贷款,由其购买生产资料成立合作团体,进行集中经营。如,辖内农行蒲城县支行向贫困户发放3-5万元贷款购买奶牛,组成合作社进行合养,方便统一防疫、减少成本、提高市场议价能力。三是对虽有意愿,但发展基础、技术能力相对薄弱的贫困户,利用生产、流通、销售、分配等环节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向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发放贷款,由其带动贫困户发展。例如,利用贫困户与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间的订单关系,邮储银行富平县支行向贫困户发放“订单农业”贷款,支持其流转土地、扩大规模、生产致富。又如,由光伏设备生产企业担保,辖内农合机构向贫困户发放贷款安装光伏设备,发电并网获得收益。

  创新两种融资模式。一是为提高信贷资金的益贫带贫性,陕西银监局指导省联社对企业贷款实行“级差授信办法”,带动越多,授信金额越大、条件越优惠。带动贫困户5户以上的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可授信30万元;带动20户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小微企业可授信100万元;带动50户以上的涉农龙头企业可授信1000万元。二是实行“投贷联动”融资模式。“投”的方面,支持引导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积极参与省政府依托陕西金控集团、省供销社等设立的扶贫产业投资基金,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为其提供长期、低成本股权融资,由其承担一定带贫任务。“贷”的方面,引导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机构,向产业扶贫基金投资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2017年,仅国开行支持、省供销社管理的产业基金就支持8个贫困县11家龙头企业,带动3000户贫困户,得到汪洋副总理肯定性批示。

精彩阅读

如何去除腋下副乳 副乳整形手术切口有几种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种桑养蚕成为农户增收新亮点

怎样丰面颊最安全 自体脂肪丰面颊多久恢复

气候变暖威胁可可树生长 巧克力或30年内绝迹

如何快速祛斑美白 E光祛斑有什么优势

Copyright© 抚顺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