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监管动态

脱离本源的同业存单业务亟需强化监管

来源:互联网

  同业存单是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发行的可流通转让的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作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重要创新产品,推出至今,对金融市场利率体系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格局及同业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对投资者来说,同业存单兼具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风险权重低,因此深受投资欢迎;从融资方来看,同业存单具有发行便利、批量融资、无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和不可提前支取的特点,成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是,随着市场环境和监管环境的变化,同业存单业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监管的缺乏和银行内部管理的缺位,与同业业务本源渐行渐远,已成为部分银行扩表和套利的工具,并引发潜在的金融风险。

  业务发展快速,特点变化明显

  自2013年推出同业存单以来,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获得发行资格,备案发行额度、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快速上升。发行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16年发行规模高达13万亿元,2017年1~6月的半年间已发行9.5万亿元。

  同业存单“量、速”双升

  一是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快速增长。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中小商业银行(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和农商行)同业存单发行数量分别是913只、5786只和16163只;发行规模分别是8350.2亿元、51976亿元和127712.7亿元,占发行总规模比重分别为87.55%、98.12%和97.76%。说明中小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更大,因此发行更多的同业存单来弥补资金来源的不足。

  2015年和2016年,中小银行发行规模同比增速分别是522.45%和145.71%,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发行规模同比增速分别是603.87%和171.21%,分别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增速151.91个百分点和60.79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出,城市商业银行发行量和发行规模逐渐超越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最大的发行机构。

  二是发行规模占比迅速提高。2014年至2017年1~6月,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发行规模占比分别是59.27%和28.28%、55.43%和33.73%、47.55%和37.29%、41.51%和43.76%,发行规模占发行市场份额的85%~88%。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规模趋势逐年递减、城市商业银行逐年稳步增长,2017年1~6月城市商业银行占比超过股份制商业银行。2016年国有银行发行规模占比为1.09%,比2015年和2014年分别下降0.05个百分点和5.37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吸收储蓄成本较低,发行同业存单动力不强。(详见表1)

期限结构更趋短期化

  2017年上半年,发行期限以一年期及以内的同业存单为主,其发行额占比约为99.61%,而一年期以上同业存单所占比例不到1%,仅有0.39%。在一年期及以内的短期同业存单中,1个月和3个月期限占比最高,分别是23.57%和40.16%,分别高出2016年相同期限同业存单发行额占比6.33个百分点和12.55个百分点,说明商业银行对期限较短的同业资金需求增加。

  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同业存单的发行期限较长,利率较高。2017年1~6月,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占比最高的都是3个月期同业存单,但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高达52.31%,城市商业银行是32.28%,低20.03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同业存单的加权平均期限是154天,股份制商业银行是121天。

  截至2017年6月末,第三方评级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主体评级全部为AAA级,城市商业银行有11家为AAA级。因此,相同期限同业存单,城市商业银行的发行利率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以6个月期为例,城市商业银行的加权平均票面利率是4.66%,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4.44%,低于城市商业银行22个BP。(详见表2)

持有人结构逐年“农信化”

  从数据看,在持有机构中,商业银行和非法人机构持有规模占据同业存单发行规模超过了75%,2014年至2017年6月,二者持有比例分别是81.80%和3.24%、48.38%和33.62%、47.76%和35.08%、37.27%和41.41%,两种类型机构持有规模占比差距逐年缩小,且至2017年6月末,非法人机构同业存单持有规模超越了商业银行持有规模。可以看出,部分商业银行存在通过发行短期同业存单、购买长期同业理财的方式,进行期限错配赚取息差的行为。

  在持有同业存单的商业银行中,整体上国有商业银行持有比例较高,但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农商行和农合行逐年上升,国有商业银行与农商行和农合行二者的持有量变化具有替补特点。2014年至2017年6月,国有商业银行持有规模占比分别是43.86%、36.87%、23.21%和23.16%,农商行及农合行分别是7.70%、13.01%、18.13%和29.73%,2017年6月,农商行及农合行的持有规模占比超过国有商业银行。(详见表3)

替代效应逐年增强

  与传统同业负债相比,同业存单具有主动性强、稳定性高、操作便利、流动性强且融资成本低等优势,其发行规模的扩张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同业负债的替代效应。以城市商业银行为例,2015年末至2017年6月末,同业负债(含同业存单)占总负债的比例由27.81%上升到29.49%,略微提高了1.68个百分点,呈上升趋势。同期,而同业负债(不含同业存单)占比由22.57%下降到17.08%,下降5.49个百分点,呈下降趋势;同业存单占总负债的比重由5.24%上升到12.41%,大幅度提高7.71个百分点,其上升趋势与不包含同业存单的同业负债占比变化趋势相反,与包含同业存单的同业负债占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见同业存单对传统同业负债的替代效应较为明显。(详见图1)

业务方向渐行渐远,金融风险加剧

  同业存单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债务融资工具,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一个重要品种。然而,同业存单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诸多金融乱象显现,与同业业务本源渐行渐远。部分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同业负债,利用同业存单发行运转环节均存在息差的获利机会,通过卖短买长层层嵌套等进行空转套利,增加了期限错配风险;通过同业存单筹措的资金委托给券商、基金和私募等代为管理,加杠杆、加久期和降信用等进行委外套利,加剧了流行性风险;通过绕过贷款规模管制和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限制,利用委外或出表方式等进行监管套利,导致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空转,未能有效进入实体经济。

精彩阅读

如何去除腋下副乳 副乳整形手术切口有几种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种桑养蚕成为农户增收新亮点

怎样丰面颊最安全 自体脂肪丰面颊多久恢复

气候变暖威胁可可树生长 巧克力或30年内绝迹

如何快速祛斑美白 E光祛斑有什么优势

Copyright© 抚顺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