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承惠:金融科技时代 中小银行的挑战与机遇
沈阳科讯网网站讯 由金融时报、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办公室、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河北省城市商业银行合作组织主办的全国地方金融二十一次论坛年会于11月11日在河北邯郸召开。此次年会以“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为主题,重点围绕金融安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沈阳科讯网作为论坛年会的战略合作媒体参会,并在会议召开期间全程独家直播。以下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长张承惠发言文字要点。
张承惠:我今天的发言题目是《金融科技时代 中小银行的挑战与机遇》。
我觉得当前中国的金融科技已经进入了3.0时代,什么叫3.0呢?应该说1.0时代大体上是90年代,大银行推进了信息化,当时起到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成本,整合内部信息,提升银行内部的管理效率。
2.0时代是在2012年以后,由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这样一些技术的蓬勃发展,因此大量的非持牌金融机构进入到金融领域。
3.0时代是我们当前正在面临的一个金融科技的大潮,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利用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脑科学等这样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正在广泛地被应用,而且这些技术本身还正在迅速地发展,比如说区块链未来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我们谁都看不好。
金融科技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的同时,我们有一个大的背景,就是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之后,包括这次十九大之后,我们有一个金融监管强化的大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过去在早期的野蛮生长的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开始规范、开始转型,并且大多数的金融科技公司进一步走向专业化。
由于竞争压力的出现,银行业开始重视金融科技,并且与金融科技公司实现深度的融合,谋求的是全方位的整合资源,创造价值,这和金融科技1.0时代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想金融科技给中小银行带来的一些挑战,这些挑战现在必须加以重视。
第一个挑战我认为就是个人客户和以小微企业主、个体户等个人身份借贷的微型的客户有可能大量流失。实际上现在已经在发生中,比如说我们看到P2P、现金贷,它们瞄准的是长尾的客户群,瞄准的是蓝领、大学生,持牌金融机构过去没有关注到的一些领域。不久前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趣店,其客户规模达到了千万级别。相比之下我们持牌的中小银行是什么规模?村镇银行的客户大体上是以千为单位的,几千个客户;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如果含存款客户,大概是几十万、百万级,但是真正的贷款客户也就是万的级别。而利用金融科技做起来的一些金融的个人信贷、消费信贷,那是千万级的客户级别。
而且金融科技满足的是一些80后、90后、00后的这样一些人群,一些蓝领的人群,他们还没有在社会上取得财富的人群。这些人群的特征是对信贷消费便捷性的需求超过了成本的需求,申请借贷的客户只要审贷时间超过半小时,他们很可能就要改变注意了,半小时解决不了可能就不贷了。他对借贷成本并不是很关注,现在社会上对现金贷批评得很多,100%、200%甚至更高的利率,但是某些客户群他们不关注这个,他们可能只借一周的时间,他们觉得这个利率可以承受,他们不去核算年化的成本,这也是借贷新的特征。
而且金融科技极大地提升了信贷的效率,蚂蚁金服一直在宣传“310模式”。不管怎么说,我觉得大规模地降低信贷成本,提高信贷效率,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个挑战是新技术改变了信息处理方式、信息渠道丰富方式和整个决策的过程,与传统的金融风险管控方式相比,它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征信公司,有一个征信公司利用大数据来抓取数据,它收录的信息是涵盖10万级访问客户的网站的多维度的信息,收录企业四千多万家,个体户1.2亿,而且每年还在以百万级的速度更新,和持牌机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个案例是网络借贷如何管控风险,当然它也关注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但是更多的是利用大数据抓取一些非金融交易信息,来获得信用数据点。首先它要做移动的借贷,用手机来借贷,需要你的手机号码,需要你身份证号码,第三个需要你的通讯录,如果你违约了,很可能让你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你有这样的违约行为。
第三个挑战是人才结构的不适应性,过去传统的中小银行聘用的人才大量都是学金融的、学经济的;但是金融科技公司,比如是京东金融四千多个员工,搞科技的三千多个,这个比例和我们传统的持牌银行的人才结构差异是非常大的。所以有一家大型的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十三五规划的时候,就表示,我们以后进人主要是进科技人才,很少进经济和金融人才。
第四个挑战是大型的银行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跨越了融合、协同作战,一般的金融科技平台提供的也是综合性金融服务,包括借贷、理财、保险、缴费,实现了集约化、效能华和平台化经营。但是我们的中小银行相对来说业务是比较单一的,特别是小银行,要做理财、吸纳客户的能力是偏弱的,即便吸引到客户,成本也是偏高的。
但是我觉得金融科技也带来了一些新机遇,第一点是金融科技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创造了新的价值发现机会;第二点是降低了竞争的不对称性,原来大银行最主要的是网点,我觉得未来网点可能成为银行的负担,那么多网点、那么多员工。而中小银行这一点上,原来的差距缩小,还没有那么大的负担。第三点,应用金融科技有助于提升对中小银行对风险的判断、风险的定价以及风险防范的管理能力。
我有几点政策建议,第一点,中小银行要增加科技投入,对当前技术冲击将带来的变革大潮要有深刻的认识。现在的一个趋势,大中型银行和小型的银行在开发金融科技方面选择的重点和途径是有差异的,对于中小银行来说,我觉得应该适合自己的开始方式。
第二个建议,整合地方资源,做好场景平台,把线上线下结合起来,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的黏性。
最后一点,加快理念的调整,调整理念、调整盈利方式和业务模式,改造公司治理模式,引进技术人才。时间关系我就说这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