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好日子”回来了吗
“银行好日子到头了”,这是近年来大家常说的一句话。的确,在经历存款流失、息差收窄、利润增速下滑等冲击后,传统银行的日子确实没有前些年好过了。然而,近日披露的上市银行三季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上市银行的业绩有所回暖。这是暂时性的反弹还是趋势性的好转?新环境下的银行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过去的利润引擎能否持续发力?备受关注的行业风险是否得到缓释?对于这些市场关注的焦点,从39家上市银行的三季报中可以读出不少信息。
利润增长靠什么?
驱动银行利润增速走高的重要因素仍是息差水平,但银行需转变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增长模式
今年三季度,银行利润增速回升,五大行净利润增速高于去年底;股份制银行中,邮储银行(港股01658)、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港股03968)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城商行和农商行中,南京银行(行情601009,诊股)、宁波银行(行情002142,诊股)、杭州银行(行情600926,诊股)等净利润增长较快,同比增速超过10%。
年内银行净息差从底部温和回升,是其保持利润稳步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政策面和资金面发生显著变化,流动性相对紧张,资金价格自然上行。其次,今年二季度以来,银行获得资金的成本升幅不大,而信贷需求相对旺盛,贷款利率上行速度加快,带动银行息差略有回升。典型的就是住房按揭贷款,现在有些银行首套房按揭贷款利率会上浮10%。”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港股03328)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仇高擎说。
中银国际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较二季度环比上升3个基点,大型银行息差整体改善上升近4个基点,而中小银行息差水平分化依然明显。
非利息收入降幅收窄,也减轻了对净利润的拖累。仇高擎分析,上半年,受宏观审慎政策和行业监管趋严的影响,银行理财和同业业务收入增长受限。其中一些中小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占比较大、基数高,同比呈现负增长,少数银行甚至降幅很大。而下半年以来,银行逐步适应严监管环境,加大了对其他领域非息收入的拓展力度,非利息收入降幅有所收窄。
以招商银行为例。今年三季度招行一枝独秀,净利润达到588.05亿元,同比增长12.78%,领先于各家银行,主要原因在于,三季度招行非利息净收入降幅由上半年的下降8.23%进一步收窄至下降2.1%,中间业务止住下滑趋势,开始恢复性上行。
尽管业绩好转,但与前几年相比,银行面对的市场环境已变,利率市场化改革脚步不停,息差水平下降的趋势难以逆转,银行需要转变过度依赖利息收入的增长模式。麦肯锡最近发布的《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港股03988)价值创造排行榜(2017)》对40家具有代表性的银行进行了银行价值创造分析,报告指出,银行零售业务呈现上升趋势,零售客户议价能力比公司客户低,且零售贷款集中度风险小,比对公业务更能应对行业周期循环,抗风险能力更强,值得银行加大力度投入。
银行为何也“钱紧”?
整治金融乱象,防止金融行业资金空转、自我膨胀,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刹住快车,增速放缓
虽然业绩有好转,但在防风险、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靠铺摊子、冲规模就能赚钱的“好日子”不再,不少银行也感觉手头“钱紧”了。
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跃居全球第一,拥有庞大身形的各家银行密集出现在榜单前列,傲视全球。而今年,银行业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监管部门大力整治金融乱象,防止金融行业资金空转、自我膨胀,特别是严查银行业同业、理财和表外业务,银行业资产规模增长刹住快车,增速放缓。
“通过大力整治银行业乱象,资金 脱实向虚 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最近,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介绍,今年以来,银行业同业资产和负债开始双双收缩,各减少了2万亿元左右,理财产品增速大幅放缓,委托贷款增长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强监管带来的影响也清晰地写在银行三季报上。中银国际报告显示,行业规模增速持续下行,三季度银行业整体规模增速较二季度继续下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规模同比增速较二季度末分别下降0.3、1.7和1.8个百分点。其中,中信银行(行情601998,诊股)(港股00998)三季度末的资产规模比去年有较大幅减少,“缩表”规模达3941亿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银行存款规模增长略显乏力。“银行传统的存款来源面临分流,加之今年监管部门加强对理财和同业业务的监管,导致一部分银行负债来源大幅降低,同时企业存款也不是很稳定,今年银行存款压力不小,资金比较紧张。”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说。
银行“缺钱”,在三季报上有所显现。向中央银行借款、拆入资金等短期负债同比增速较快,是部分银行负债规模增长的主要源泉。如五大行中的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港股01288)向中央银行借款同比增长24.88%,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向中央银行借款同比增长985.61%,拆入资金同比增长246.19%,南京银行拆入资金同比增长135.51%。
银行风险怎么看?
从“双升”到“单降”,资产质量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但要警惕流动性风险
平衡收益和风险,是银行经营的本质。对于银行来说,能不能重温过去的“好日子”,有效防控风险是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