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工:金融业成首都经济第一支柱 增加值同比增7.4%
沈阳科讯网网站讯 2017年第六届金融街(行情000402,诊股)(12.12 +2.28%,诊股)论坛,于9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办。论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担任支持单位,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西城区人民政府负责承办。沈阳科讯网网站全程图文直播。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张工先生在论坛中表示将坚持以“四个意识”做好首都金融工作,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进一步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完善空间布局,努力保持首都金融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介绍,2017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是同比增长6.8%,继续保持了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其中金融业作为首都经济第一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了7.4%,金融业占全市经济的比重达到了19.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1.6%。特别是金融街作为最重要的金融功能区,五年来新入驻的金融机构是484家,注册资本金近6000亿元,已经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未来发展看,虽然首都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和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如纽约、伦敦、法兰克福、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业占比相当,但载质量、水平和服务能力上还有明显的差距。在今后的发展中,将深入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精神,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的要求,牢固树立首都金融无小事的思想,坚持以“四个意识”做好首都金融工作,在“一行三会”的具体指导和领导下,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进一步做好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完善空间布局,努力保持首都金融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运用各方面金融资源服务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建设首都、发展首都。
当前,北京正在深入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和发展的任务都非常繁重。同时,仅资金需求量大,而且面临着自身的产业结构腾龙换鸟、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张工表示将协同各类金融机构深入研究如何运用好银行信贷、专项债券、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保险资金、PPP、信托资金等金融工具,在支持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中心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优化首都金融生态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现代金融服务业。
为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京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履行“四个服务”首都职责的重要内容。张工表示将结合“四个中心”的建设,重点发展科技金融、文创金融、绿色金融、新型产业金融,将在落实国家部署,深化金融改革,特别是用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的综合政策的机遇,扎实推进有关金融创新政策在北京先行先试。同时,要进一步以开放的态度吸引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到北京来发展。
三是采取有利的措施防控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稳、经济稳;首都稳,全国稳。首都金融业健康规范发展在全国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地方金融监管的职责,将在“一行三会”的指导下切实强化属地的监管,重点是防范和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交易场所违规经营风险、非法集资风险,充分履行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的职责。将充分发挥首都科技和人才的优势,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在金融发展和监管中的规范作用,不断提升地方金融工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