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观点评论

吴晓灵:刚性兑付是制度扭曲结果 中国缺乏契约精神

来源:互联网

  沈阳科讯网网站讯 2017年第六届金融街(行情000402,诊股)论坛于9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办。论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担任支持单位,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西城区人民政府负责承办。沈阳科讯网网站全程图文直播。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吴晓灵在本次论坛中表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最根本的是应该打破刚性兑付,化大政为小政。

  吴晓灵说:“当前,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之一是有序打破刚性兑付,树立风险自担的文化。”

  第一,打破刚性兑付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前提。

  在计划经济当中,计划是配置资源的龙头,而在市场经济中,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不打破刚性兑付就无法反映风险溢价,就没有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吴晓灵表示。因为有风险,暴露风险,才能够看出不同信用主体的价格。只有好的企业才能够以低的价格获得市场融资,而不好的企业应该为此付出高的代价,但是,当我们不能够打破刚性兑付的时候,好坏企业是无法区分的,他们没有风险的差价,也就不可能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无法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刚性兑付是金融业制度扭曲的结果。

  最近几年中央文件屡屡提出要打破刚性兑付,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打破刚性兑付,而且现在从上到下维稳的压力越来越大呢?吴晓灵认为这里面有制度原因,也正是金融改革要努力的方向。风险自担,是一切金融活动的基石,金融是居民财产自主运用的活动,是价值跨期转移的契约,承担风险获取收益是金融运行的基本原则。但是,非常可惜,很多人没有在金融活动中树立契约的理念,更多的只想得到资金,只想去用资金,从来没有想过怎么样很好的对资金运用的效果负责任。

  “中国太缺乏契约精神了”吴晓灵说:“信用、契约就是金融运行的基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对居民财产权的忽视和不尊重使居民丧失了自己是自己财产利益维护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计划经济的特征就是政府用计划管制所有的经济活动,因而企业和居民都没有财产的运用自主权,对于财产不尊重,对于财产运用权的不尊重,使得企业、居民没有自己是财产利益第一维护人的意识。政府管制过多,导致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承担着无限的责任,责任越大,管制越多,因而金融长期处于压制状态,正常的融资渠道不畅,非法的融资活动就留下了很大的活动区间

  公众在参与非法集资过程当中的心态是盈利归自己,亏损找政府。政府承担着无限的责任,在这样的压力下,由于责任不清,往往采取花钱买稳定,助长了刚性兑付的文化。刚性兑付的文化下,中国目前只有财政,没有金融,因为所有金融活动的风险都通过不同的渠道转嫁到了财政身上,这也是很多人义无反顾的参与非法集资的根源所在。

  吴晓灵说:“我们的国家信用和商业信用不区分,也是刚性兑付的基础,国家控股的金融机构是有限责任公司,他不应该承担国家的信用。”现在的银行已经都是上市的银行了,是大众的银行,应该承担公司的信用。“任何金融机构都有破产的可能,尽管在破产的过程当中,我们要保护小存款者的利益,但是这不意味着每个金融机构都是和国家同等的信用。有些金融机构,为了自己的竞争采取了不当的方式,误导社会公众,有意无意的掩盖了金融信用和普通商业企业信用的差别,误导着国家信用和商业信用的区别。”

  我们金融法律不完善和监管理念的落后,也让金融机构有可能不向公众如实揭露风险,行为的瑕疵导致金融机构以刚性兑付掩盖不当行为的责任我们现在最混乱的是理财市场,但是我们在理财市场上,每一个金融机构,在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并非切实的向投资者揭示了风险,柜台人员第一责任是把产品卖出去,而不是向客户揭示风险,给客户以选择的权利。

  第三,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打破刚性兑付才能够化解风险的不当积累,金融业就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不出风险是不对的,出了风险才是正常的。如果大家都不去承担风险,何来社会的进步。因而,我们应该有承担风险的担当,也有容忍失败的宽容,让各类金融产品风险透明和暴露,才能切断风险的传染和传递,如果是把风险一个个暴露出来,就是一个小风险。当一个产品出现风险的时候,用另外一个产品,或者是用另外一次融资来掩盖这个风险,那么就会使这个风险越积越大,最后从小风险积累成了大风险,也就是有可能形成了系统性风险

  吴晓灵再次强调,有序打破刚性兑付,要从完善法律,明确风险责任做起,她表示希望监管部门要有揭示风险、化解风险的责任担当。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监管当局,还是地方政府,都应该有揭示风险、化解风险的责任担当。

  吴晓灵建议,应该用典型案例区分责任与风险担当,用案例对全社会进行风险和信用的教育。只有这样,中国才有真正的金融,不真正的实现风险定价,中国只有财政,没有金融。

精彩阅读

如何去除腋下副乳 副乳整形手术切口有几种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种桑养蚕成为农户增收新亮点

怎样丰面颊最安全 自体脂肪丰面颊多久恢复

气候变暖威胁可可树生长 巧克力或30年内绝迹

如何快速祛斑美白 E光祛斑有什么优势

Copyright© 抚顺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