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银行 > 观点评论

樊纲:“一带一路”投资建设可有效利用中国超额储蓄

来源:互联网

  沈阳科讯网网站讯 2017年第六届金融街(行情000402,诊股)论坛于9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举办。论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担任支持单位,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和西城区人民政府负责承办。沈阳科讯网网站全程图文直播。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论坛中表示,截止到去年,中国的储蓄率仍然有44%,而现在发达国家都是十几、二十左右。这么多储蓄怎么花?大量投资,而消费率低,导致过剩产能。

  目前,私人也都在对外投资,买各种有价值的资产、买科研能力、买产品渠道等,民营企业在外面寻找一些投资机会。从资金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就是政府的钱投在基础设施这样的长期性的公共品上,投在新兴市场的周边国家,未来对我们有外部性,我们的市场会更大。

  樊纲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把钱花在“一带一路”是合理的,有效的利用超额储蓄。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是长期投资,而长期投资存在着怎么融资的问题。这不仅是“一带一路”项目的问题,也是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目前着重建的高铁、地铁、水利设施、城市基础设施...这些东西投下去都是要用几十年、上百年的。所以,融资就应该是长期融资,就应该向未来借钱。樊纲说:“确实要考虑,基础设施的融资方式,应该是长期的公共债券的方式,而不是金融融资、简单的贷款,贷款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本质应该是长期的。”

  现在国内最重要的金融风险是地方债,融资平台借长期金融债,地铁还没修完,已经到了还债的时候,而地铁的收益是以后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所以要考虑用公共债券的办法来支撑,而不是用银行贷款的办法来融资;另一方面,确实应该思考长期国债。国际上,要“走出去”,要“一带一路”,也要长期投资,长期债券,同时考虑到人民币的作用,考虑到人民币购买力的作用,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发行一些人民币的长期公债,或者是外国政府,或者是项目融资,也可以做长期外币债,如果更多发行一些为“一带一路”建设所需要的长期公债,方方面面都会有好处。

  第三,金融风险问题。“一带一路”、“走出去”都是有风险的,目前最大的风险是国外投资项目本身的风险,因为那个地方严重缺乏基础设施等等,另外项目建好后是否能很好的管理,能不能在未来真正获得收益,都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精彩阅读

如何去除腋下副乳 副乳整形手术切口有几种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种桑养蚕成为农户增收新亮点

怎样丰面颊最安全 自体脂肪丰面颊多久恢复

气候变暖威胁可可树生长 巧克力或30年内绝迹

如何快速祛斑美白 E光祛斑有什么优势

Copyright© 抚顺民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