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员办理高息理财 非法吸收存款近1000万
昨日上午,邗江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扬州某银行的一名职员周某打着内部高息理财的旗号,拉拢亲朋好友存款,结果,她竟拿着钱去放高利贷!
本为银行职员,竟对外宣称可办理高息理财或内部存款产品
万女士是一家美容机构的职员,2012年前后她结识了银行职员周某,周某在一次聊天时提到他们银行最近出了一款高息的内部存款理财产品,问万女士有没有兴趣。万女士见收益较高,当年7月就将卡里的40万存款交给她打理。周某随后用万女士的钱开了两个户头,每个20万,一个是两年期,年息为5.75%,另一个为三年期,年息为6.04%。
产品到期后,万女士也收到了相应的利息,所以也没有着急将本金取出。然而去年1月,万女士偶然听到了周某跑路的消息,便急忙到银行查账,结果发现本金已被全部转走,她随即报警。
去年10月,周某落网后警方深入调查发现,从2012年起,周某就在多个聚会场合宣称可办理高息理财或内部存款产品。
三年时间,非法吸收存款920多万元!受害者全是亲友
调查显示,三年左右时间,周某共计非法吸收存款920多万元,17名受害者几乎都是周某的亲朋好友,他们的涉案资金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最大的一笔是220万元。
根据周某的供述,之所以能够轻易的将被害人的钱款挪作自己使用,就是利用了这些亲朋对她的信任,全权委托她来办理。
900多万存款被挪作他用,钱到底去了哪?
周某称,在被害人资金入账后,她就会以内部私下操作为由将钱转到自己名下。
为了让所谓内部操作更加逼真,她还在家中自己打印材料糊弄被害人。
法院庭审中周某交代,她将非法吸收的存款,连同自己的积蓄以及其他借款都用于投放给个人或单位的高利贷,然后从中赚取利息差。周某交代,自己借出的钱收息一般在20%到30%,短期的还会再高一些,长期的则会相应低一点,大约在12%到15%。
借债人携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真相浮出水面…
起初,周某都按照约定的利率向被害人支付利息。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到了2015年底其中的一个借债人携款跑路,他欠周某约6~700万元的借款,周某也因此资金链断裂。
周某在法庭当庭认罪,并表示自己还有1000多万元的外债没有收回,她想等这些钱收回后用来弥补受害者。
目前,案件已经完成庭审,法院将择日宣判。
这边是对银行内部员工的信任,那边是“专挑熟人坑”忽悠亲朋好友,到头来让人防不慎防。小编再次提醒您,在遇到所谓“内部理财、高息存款”时,还是牢记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一着不慎可能砸下来的就是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