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赵振元:吸纳最优设备商成立专业运维公司 做EPC领跑者
国内光伏最大设计院之一、连续三年稳固国内EPC总包前三甲、2015年实现4.5GW电站设计合同量、预计今年完成7.5GW设计合同量、750MW EPC总包和持有运营300MW光伏电站……这种发展速度之快、信心爆棚的抢头条行为均指向同一家企业——总部基地坐落在天府之国成都的十一科技。其法定代表人赵振元在十一届亚洲光伏发展论坛上表示,随着太极实业21亿注资完成十一科技的整合重组,未来发展将会有更多资金平台支持,在较短时间内使目前电站拥有量翻番,我充满信心。
十一科技,公司全称为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和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大型综合性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主要服务于高科技(电子与生物)、新能源、物流等3大业务领域。
2002年依托自身科技、研发、技术与总包优势,并敏锐嗅到光伏在未来能源革命转型,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中的处于举足轻重战略地位,果断转型进军光伏行业。
初入光伏领域,十一科技并未把业务重心“押宝”组件、逆变器、支架等上游环节,究其原因多与上游设备环节易出现产能过剩、集中度过高出现寡头垄断、价格跌跌不休引发的恶劣无序竞争有关,而捕获时机进军利润较大中下游电站设计、开发与EPC总包才是上上策,2015年十一科技签约光伏电站业务高达20多亿。2015年4月,十一科技承接了全球最知名的科技公司苹果在中国投资的光伏电站项目的设计与EPC总包服务。截止到目前,十一科技旗下的各个设计院承接的大型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光伏扶贫项目不计其数。
国际能源网记者实访十一科技法定代表人赵振元
建站环境复杂多样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
国际能源网记者:随着平整开阔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屋顶、林地、采煤沉陷区、荒山荒坡、农业大棚等可用于光伏建站环境也呈现出复杂多样性,也给电站设计提出严峻考验,十一科技在电站设计时有哪些考量?
十一科技赵振元:我们设计是由很多的团队组成的,这些团队都是分布在当地的,比如在华东、无锡、天津、南京、成都、内蒙古等全国各地。我们接到设计任务后,我们首先要到现场实地考察,根据我们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和要求准确提供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经过我们设计人员的创意完成的,也是获得了客户高度赞同和认可,但同时也介入一些先进的软件来帮助实现的。
具体来说,针对占地面积大,适用在荒山、荒地、沙漠、盐碱地等各类复杂地面电站,我们提出因地制宜、个性化的基础支架设计及安装跟踪方案,同时及时快速推进设备选型供货、施工安装等环节,大幅度缩短项目总工期争取早日并网,获得系统最优发电量。
针对屋顶分布式发电项目,结合建筑美学与太阳能建筑设计特点,将光伏材料与建筑材料合二为一,创新性运用BIPV、BAPV技术将光伏组件直接附在建筑表面,降低后期运维成本。